學術不端文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多語種 圖文 高校 期刊 職稱 查重 抄襲檢測系統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支持本、碩、博各專業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 支持“中國知網”驗證真偽!"期刊職稱AMLC/SMLC、本科PMLC、知網VIP5.3/TMLC2等軟件。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有意識的,都是受其動機支配的,作者投稿也不例外。根據幾年來的編輯工作實踐,把影響作者投稿的因素總結如下。(一)投稿需求
1.實用需求。
實用需求的形成往往和投稿作者所在單位的科研政策有關。對《大連交通大學學報》(以下簡稱《學報》)近幾年來稿作者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有實用需求的作者以在校研究生居多?,F在大多數高校把發表學術論文作為研究生能否參加畢業答辯必須具備的條件,據統計,在校學生的來稿中有80%以上是為了畢業答辯而發表的,這就使得投稿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種獲得某種許可的手段,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期刊健康、長久的發展。
2.功利需求。
現在有不少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將發表學術論文作為評聘職稱過程中一個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發表論文的篇數達到規定數量的前提下,在核心期刊上發文數量的多少也逐漸成為參評人員競爭的一項指標。從某個層面上講,這無疑加重了學術界的浮躁之風,使得一些作者純粹是為了評職而寫文章,從而導致學術期刊,特別是高校學報逐漸淪為他們的“評職工具”。有功利需求的作者往往以年輕教師和職稱較低的工程人員為主,而且職稱越低這種表現越明顯。對《學報》近幾年來稿的時間進行統計分析時發現,每年集中來稿的時間基本上在3月、4月和9月,這3個月份的來稿量大致是平時月份的2~3倍,這正好和許多單位評職的時間相吻合。由此可見,出于功利需求,作者很難靜下心來搞科研,那么文章的學術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3.自我實現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是發揮個人潛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好表現。在多數情況下,具有自我實現需求的作者大多是年齡較大,有較高職稱和學歷的人群。這部分作者的學術水平毋庸置疑,在自己的學術領域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有的或許還是該學術領域的帶頭人。從以往投稿的情況來看,這部分作者寫作都比較嚴謹,創作的論文質量高、立意新、創新性強,并且能及時反映最新的學術前沿,也是學報每年高檢索率和高被引頻次的論文。他們寫文章的目的已經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是要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發表出去,以便傳播,交流和推廣。對于這部分作者,編輯應該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系,跟蹤學術進展,為期刊挖掘最佳稿源。
(二)期刊因素
作者在選擇期刊投稿時,除了自身的需求外,期刊的諸多客觀因素也是影響作者進行選擇判斷的重要依據,比如期刊的學術定位、期刊的級別、期刊的影響因子、發表周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