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文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多語種 圖文 高校 期刊 職稱 查重 抄襲檢測系統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支持本、碩、博各專業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 支持“中國知網”驗證真偽!"期刊職稱AMLC/SMLC、本科PMLC、知網VIP5.3/TMLC2等軟件。
一、要想知道如何控制負面情緒,那么就必須了解負面情緒有幾種
創立REBT療法的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把負面情緒分成過分的焦慮,過分的憤怒,過分的抑郁,過分的內疚
A.?過分的焦慮
直接表現是容易被周圍的事情感染,比如這個事情可能做不好,容易導致焦慮。過分的焦慮是讓人煩躁不堪,直接導致學習工作效率的下降。
B.?過分的憤怒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經??吹接小奥放Y”的司機,意思就是當他看到一個并不嫻熟的新手讓他不爽時就會心里不爽甚至破口大罵。但是你回過頭來想想,你這樣憤怒是否有助于你原來的目的?
C.?過分的抑郁
這種常表現于內向人格者。我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來自童年的潛意識,如果你的父母不斷地給你打擊,嘲諷這類消極情緒,很容易長大之后遇到大事挫折后,導致抑郁。
D.?過分的內疚
有同理心是好事情,但一過分就很容易影響正常的生活,甚至影響你周圍人的生活。
二、那么情緒如何來的呢?
情緒是關于一個事件的反應,正常的步驟是a.事件發生b.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c.你的反應
這就是情緒的ABC理論,情緒ABC理論中: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信念,即對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通常人們會認為誘發事件A直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發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緒體驗。然而,你有沒有發現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同樣是報考英語六級,結果兩個人都沒過。一個人無所謂,而另一個人卻傷心欲絕。
為什么?就是誘發事件A與情緒、行為結果C之間還有個對誘發事件A的看法、解釋的B在作怪。一個人可能認為:這次考試只是試一試,考不過也沒關系,下次可以再來。另一個人可能說:我精心準備了那么長時間,竟然沒過,是不是我太笨了,我還有什么用啊,人家會怎么評價我。于是不同的B帶來的C大相徑庭。